龙核先锋 | 闫小龙:一线工友权益保障“安薪人”
在推进白龙核电项目一期工程建设的征程上,有人冲锋在前,有人运筹帷幄,而闫小龙在商务管理领域深耕细作的同时,将重心下沉到工友权益保障一线,为工友们筑起权益“防护墙”,为他们撑起一片安心的蓝天。
工资保障安心无忧
作为广西核电商务法律处工程合同科的一员,闫小龙始终心系一线工友工资发放问题,尤其关注少数民族工友的权益保障。他知道,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不仅是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的关键,更承载着数千个家庭的希望。
尽管白龙核电项目管理体系健全,但在3000余人的用工规模下,人员流动性大、信息传递链条长,如何让制度落地、确保每一位工友“看得懂流程、按时拿得到工资”,成为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实做细,他选择了一个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走到工友身边,面对面交流、一对一倾听。在一次次交谈中,他逐渐梳理出一些共性问题:有的工友对工资发放流程不熟悉,担心到账时间不确定;有的则对权益保障渠道了解不多,遇到问题不知如何反映。
向工友了解工资发放情况
了解到这些真实声音后,他牵头开展“安薪行动”,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包括一线工友实名制管理、工资专用账户设立等,形成了一套高效、透明的工资支付体系,让每一笔工资都能精准、及时地发放到工友手中。他还组织各参建单位开展面向工友的培训,重点围绕大家关心的工资发放节点、查询方式、权益保障渠道等问题展开讲解。
“安薪行动”打通了工资发放的“最后一公里”,让每一位劳动者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安心。但他没有就此止步,而是持续和工友们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工资到账情况。遇到新入场的少数民族工友不了解工资发放的保障机制,他把每个流程都掰开揉碎地讲清楚,直到他们听懂、放心为止。
与傣族工友讲解工资保障机制
保险护航安全无忧
保障一线工友权益,不能只停留在“有钱拿”,更要做到“有保障”。闫小龙清楚认识到,一线工友除了需要完善的薪酬制度保障和周密的安全防护体系,更离不开一份实实在在的保险保障。
为切实提升一线工友的保险覆盖率,他进一步推动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工友保险购买情况进行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潜在漏洞。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他发现部分单位在保险办理上存在理解偏差和操作障碍。他没有简单地只是提出整改要求,而是选择与相关单位面对面沟通,详细了解他们在短期用工参保、保险覆盖范围等方面存在的疑惑。
检查农民工保险购买情况
在梳理问题症结后,他一方面组织专业人员对保险条款进行详细解读,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工伤保险的重要性和保障内容;另一方面,与相关单位积极协调,优化保险办理流程。在他的努力下,白龙核电项目建设现场,施工人员保险参保率不断提升,覆盖率达到100%,为一线从业人员撑起了坚实的安全“防护伞”。
专项激励兑现无忧
在白龙核电项目一期工程推进过程中,为激发一线建设者的积极性,广西核电制定了专项激励管理办法,旨在通过正向激励形成尊重劳动者、崇尚实干者的良好氛围。
除了工资和保险,一线工友的个人专项激励发放也是闫小龙关注的重点。为了让专项奖励落实到每一位辛勤付出的工友手中,他从合同条款出发,系统梳理专项激励支付流程,发现合同支持不足、审批环节多、发放周期长等问题影响了激励的及时兑现。
与参建单位沟通交流专项激励支付渠道
为解决这一问题,闫小龙积极协调各方,在总包单位、承包单位等合同中调整专项激励的支付条款,打通专项激励支付通道,大幅提升专项激励发放效率。
在此基础上,他还要求各参建单位简化不必要的审批程序,明确各环节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建立详细、可操作性强的奖励发放跟踪检查机制,实时掌握每一笔涉及工友个人激励的发放进度,确保激励足额、及时发放到位,真正实现“干得好、评得准、奖得快”,让工友们切实感受到努力带来的获得感和尊重感。
加入广西核电以来,闫小龙始终坚持“工程先行、商务并进”的原则,扎实推进自建工程及海工工程采购管理、商务管理、施工人员工资管理等工作。他对一线劳动者的深切关注和真诚付出,让越来越多的工友感受到白龙核电项目大家庭实实在在的关怀与保障,为项目建设营造了稳定、和谐的用工环境,为工程稳步推进注入了强大动能。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