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看 • 新闻>公司新闻>详细内容

News of GXNP

公司新闻

龙核先锋 | 兰学文:白龙核电核岛建设的“攻坚能手”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23 浏览次数:

VQESNF

从黄海之滨到北部湾畔,2024年5月,完成“国和一号”建造阶段工程的关键任务后,兰学文踏上了新的征程——奔赴2600多公里外的广西防城港,投入白龙核电项目工程建设一线,带领团队打响了一场又一场攻坚战。凭借出色表现,他荣获集团公司“2023-2025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精准开挖,筑牢根基

白龙核电项目一期工程核准后,场平工作随即启动。兰学文第一时间接下任务,快速启动,带领团队仅用三个月时间完成主厂区场平施工土石方挖运260余万方、回填130余万方的任务。

场平任务刚一完成,他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1号核岛的负挖工作中。白龙核电项目1号核岛负挖采用先支护、后负挖的直立边坡设计方案,虽然在结构安全和空间利用上更具优势,但也带来了施工组织和技术控制上的诸多难题。他带领团队通过反复现场勘察,与设计单位、同行专家沟通讨论,确定了在灌注桩上加设支架的方式对腰梁进行加固,有效提升了结构稳定性,确保锚索张拉应力满足设计标准。

1

正在巡查1号核岛底板钢筋绑扎情况

核岛基坑作为整个反应堆厂房的基础,对开挖尺寸、标高和平整度的要求极高。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高标准施工要求,他没有盲目推进,而是仔细推敲开挖方案,最终采用了“分层分段、精准开挖、随挖随喷护”的施工方式。通过严格控制每层开挖深度,减少单次开挖对基坑边界的扰动,在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实时测量复核,确保每处开挖都严格符合设计标准。

凭借这一系列科学严谨的施工措施,1号核岛负挖高质量完成并顺利通过生态环境部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组织的基坑验槽专项检查。目前,1号核岛正在开展底板钢筋绑扎工作,向着FCD目标稳步迈进。

2

检查底板钢筋支架焊接质量

模块拼装,提质增效

在核电建设中,不同堆型有不同的建造模式。模块化施工是CAP系列机组一大显著的技术特点,这种施工方式改变了过去“先土建、后安装”的传统模式,将现场“串联”作业改变为工厂预制、现场吊装的“并联”作业,有利于缩短建造周期,提升施工安全性和标准化水平。

3

与团队现场讨论模块拼装进展(右一)

模块化施工的第一步,是要建设专门用于模块化组装、拼装和预装的厂房设施。然而,建设初期,现场施工面临多重外部制约因素,清表和场平工作推进缓慢。兰学文主动请缨担任白龙核电项目1号机组大型模块拼装就位攻坚先锋队长,紧盯具体节点、提前谋划、倒排工期,制定了“分区域移交+平行施工”的施工策略。即场平完成一块,立即移交一块,同步启动厂房基础施工,显著提升了现场作业效率。

面对模块结构尺寸大、焊接精度高、外形控制难等重重挑战,他带领团队24小时轮班作业,昼夜奋战、连续攻坚,仅用6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底封头厂房封顶,推动白龙核电1号机组首个核级设备——钢制安全壳底封头提前启动拼装。截至目前,现场已有两个模块拼装厂房具备可用条件,CA20模块拼装工作也已全面启动,模块化施工正有序推进。

4

正在进行CV底封头拼装工作

争当表率,以学促干

“这是我第一次从场平阶段就全程参与核电工程建设,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也是一段值得珍视的人生经历。”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历程,兰学文感慨道。“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怀着对核电事业的热爱,共同为了建好白龙核电耕耘、奉献。作为一名在核电建设一线奋战了16年的‘老核电人’,我更应该做好表率,时刻保持对核安全的敬畏之心,高标准、高质量建好白龙核电。”

这份对核电事业的热爱与敬畏,不仅体现在他的言语里,更刻在他每一次组织学习、每一次经验分享的行动中。在白龙核电项目现场的会议室里,常常能看到核岛施工科和核岛相关施工单位的同事们围坐在一起,围绕海阳二期、三门二期等在建项目的施工经验展开讨论。他不仅组织大家系统学习核岛施工相关经验反馈,还逐条梳理、分类归纳,累计收集、识别并落实经验反馈150余条,逐步建立起白龙核电项目核岛施工的经验反馈数据库,帮助总包方、各施工单位少走弯路。

仅仅依靠经验反馈还不够,为了提升核岛施工团队对CAP1000堆型的理解,他多次组织开展CAP1000建造经验交流活动,结合自身参与多个核电项目建设的经历,分享技术要点、施工难点的解决办法。在他的带动下,核岛施工团队整体业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后续一期工程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5

查看模块组对数据(右一)

当前,白龙核电项目正处于推进1号核岛FCD的关键阶段,兰学文始终前行在最需要他的位置,用一次次迎难而上的担当,一次次精益求精的实践,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信仰。关于他的攻坚故事,还在白龙核电项目建设现场继续书写。

×

用户登录